撰文:臺灣長跑競技網 KC 蒲仲強,這位幼時在台灣住了三年多的小男童,隨雙親定居美國之後,也從此展開他的長跑傳奇。自七歲開始參與一些田徑賽事後,蒲仲強便不斷地寫下許多紀錄,其中包含7歲-14歲各個年齡層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也包括全美14歲以下各個年齡層絕大多數的長跑項目紀錄。
1977年,年僅八歲的蒲仲強三周內接連在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兩度打破八歲男童馬拉松世界紀錄;蒲仲強同時也是我國參與這兩大世界級馬拉松的第一人。全世界最具權威的體育雜誌「Sports Illustrated」(註)將蒲仲強列為1977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3位體育名人之一,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一位。
1978年,九歲的蒲仲強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第一位打破三小時大關的少年馬拉松選手,著名的跑步雜誌「Running Times」當時曾預測蒲仲強會是史上第一位跑進兩小時內的馬拉松選手。除此之外,此時的蒲仲強也開始修習大學裡頭的微積分、代數、微分方程...等課程,跑步之外的才華亦顯露無遺。蒲仲強的故事被編寫成書「Wesley Paul, Marathon Runner」,也在1982年初被拍成同名影片在全美各地數十個電視台上映,片中主要是介紹蒲仲強從練跑開始到成為五十二項世界分齡長跑紀錄保持人(截至拍攝為止)的故事。
蒲大宏、蒲仲強父子於1978-1987這十年間曾多次回到台灣宣揚長跑運動,所到之處可謂萬人空巷,他曾到全省各地示範表演跑步,許多小女生爭相獻花獻吻,許多中學生小學生跟在他後面跑步,電視台的邀約訪談也接踵而來。除此之外,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先生、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林洋港先生…等多位政要都曾多次接見他並給予鼓勵,並感謝他對長跑運動的推廣。
蒲仲強對國內長跑運動的推廣可謂不遺餘力,其所帶來的跑步人口亦不在少數,每年國內票選的十大體育新聞及十大傑出運動員總是少不了他的名字;但蒲仲強效應帶來的同時夾雜著正反兩面不同的聲音,國內許多孩童爭相模仿蒲仲強投入長跑運動並追求破紀錄佳績,引發了體育界、醫界、學界等各方不同看法與爭論,當然,這檢討的聲音包含了蒲仲強本身。
15歲過後的蒲仲強因腳傷所困,成績開始停滯不前,重心逐漸偏重於課業,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自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其極富傳奇的前半生,且讓我們娓娓道來。 註:Sports Illustrated 為北美地區發行之綜合性體育周刊,每周發行量超過三百五十萬本、瀏覽人數超過兩千三百萬人,是全球公認的頂尖運動雜誌。蒲仲強能和其他項目運動明星共同獲選為年度13位體育名人,著實相當不易。 參考資料:中國的馬拉松小孩、聯合報、民生報 蒲仲強參與海外馬拉松賽事,邁開步伐跑在許多外國跑者前的英姿。 (圖片來源:fiurcorre.blogspot.com)
(一) 初馬創世界紀錄
(二) 首屆芝加哥馬拉松
(三) 紐約馬拉松舉世皆知
(四) 蒲仲強回來了
(五) 馬拉松跑進三小時內的孩童
(六) 二度返台旋風
(七) 那個屬於蒲仲強的年代
(八) 區運會登場
(九) 最後一個世界紀錄
(十) 誰把蒲仲強累跨了
(十一) 蒲仲強效應
(十二) 你會讓你的孩子跑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