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世錦賽尚未明文規定最年輕參賽限制,蘇子寧得以史上最年輕的14歲274天參加馬拉松,最終以2:58:37獲得22名,之後這20年尚未有台灣馬拉松女將再度踏上世錦賽舞台。
今年陳宇璿在廈門跑出3:05:19獲得第十名,國際田聯金標賽事前十名等同達世錦賽或奧運參賽標準,因而獲得資格參賽!讓我們來深入瞭解她本次世錦賽賽前、比賽、賽後的歷程。
廈門馬拉松之前跑過幾場馬拉松?成績為何?
參加廈門馬拉松前知道前十名等同於達世錦賽標準嗎?
廈門馬拉松是在跑的途中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排名、還是跑完才知道呢?
知道自己獲得世錦賽參賽資格有什麼想法?何時、如何得知的呢?
達標到被通知可以參賽之間相隔半年,這期間妳和教練是否有想過爭取出賽呢?這期間田協有給你們任何訊息或建議嗎?
2013年全大運(來源:浪跡天涯@facebook)
大運會結束後到被通知可以參加世錦賽,這期間訓練內容為何?(五月~七月)
被通知可以參賽之後,那三週的訓練內容為何?
教練對於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對妳有何建議?
比賽結果DNF,分段計時:
看比賽分段成績,妳跟斯洛維尼亞選手Daneja GRANDOVEC一起跑了15km,是感覺跟她的速度很合適?或是純粹跟住前面的選手?
20km過後妳領先她有段距離,是靠感覺跑、或嘗試盡力維持配速呢?
30km過後逐漸造成跳車的過程?
最後斯洛維尼亞選手以2:59:47完跑,在出狀況前是否有能以三小時完賽的預感或興奮感?
賽後訪問影片(來源:張嘉哲) | 初次大量接觸國外選手,和台灣選手是否差很多?有什麼特殊印象?
有和任何別國選手交流嗎?情況如何? (來源:張嘉哲@facebook)
在您的賽後感言中「張嘉哲學長與我分享很多奇妙的觀點,真的很有道理」,是否可以分享一下細節?與您的觀念有何不同?
世錦賽後訓練狀況如何? 因為國體的大家都到大陸去訓練了,所以我回到基隆和吳文骞學長所帶領的中山高中田徑隊一起訓練,著重在體能比較多,速度比較不要求。 世錦賽後第一場比賽秋季盃5000m的成績算滿意嗎?
全運會參加哪些項目?有何目標? 全運會我選拔到5000.10000.3000公尺障礙.馬拉松,但我應該會把重心放在五千一萬上面,有可能會拋棄其他兩個項目,因為我不希望太密集的比賽讓我的成績無法突破,希望這段時間的練習能讓我在全運會的表現有所成長。 現階段對未來的選手生涯有何計劃? 未來還是會去挑戰馬拉松,我會把身心狀況調整到最好,好好的拼達標,如果有機會我也想要挑戰奧運的殿堂,把自己平常的練習發揮到極至,畢竟站在世界的舞台是每個有夢的運動員最崇高的終極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