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政的400公尺最佳成績 紀政被美國田徑權威雜誌「女子田徑世界」票選為1969年世界最佳女子運動員,並登上該雜誌1970年1月號封面 (圖片來源:http://taiwantoday.tw/)
文:臺灣長跑競技網 KC (2017/04/01)
田徑運動競技化已經一百多年 許多田徑項目、規格、制度、規則、…等隨著時間推進也不斷修正而漸趨完善 但在這歷史發展當中 有些變革隨著歲月也逐日為人所淡忘
本文第一個重點要談到“標準田徑場”的規格 以現在的觀點來看 全世界標準的室外田徑場就是一圈“400公尺” 這是許多人從接觸田徑運動開始就亙古不變的想法 尤其在台灣這種從來沒有辦過英制距離賽事(如一英哩、880碼)的地方 幾乎沒有人知道從前“標準田徑場”的規格並不只一種
公尺屬於公制單位 雖然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開始所有徑賽項目就是以“公尺”作為單位 但是在許多歐美國家的賽事仍有許多採用英制距離的比賽 例如220碼賽跑(約201.168公尺)、440碼賽跑(約402.336公尺)、880碼賽跑(約804.672公尺)、一英哩賽跑(約1609.35公尺) 當時比賽項目規格並沒有統一 IAAF(國際田徑總會)同時承認公制與英制兩種規格距離賽事成績 連世界紀錄都分開承認
英制距離的比賽 並不是在現在公認的一圈“400公尺”田徑場上舉行 而是在一圈“440碼(約402.336公尺)”田徑場上舉行 這兩種田徑場在當時都是合法的標準規格 所以一英哩賽跑在“440碼”田徑場剛好就是四圈整 而不像現在“400公尺”田徑場還需要在終點線前9.35公尺另外畫一條一英哩起跑線
由於220碼賽跑(約201.168公尺)距離和200公尺很接近 440碼賽跑(約402.336公尺)距離和400公尺很接近 880碼賽跑(約804.672公尺)距離和800公尺很接近 IAAF也訂立了比賽成績的換算方式 但只能以較長距離的英制賽事成績換算成較短距離的公制賽事成績
我國的女子400公尺全國紀錄 眾所週知是由飛躍羚羊紀政於1970年7月29日在瑞典斯德哥摩爾所跑出的手按計時52.6(依國際田徑規則相當於電動計時52.74) 不過就筆者所知 紀政至少擁有兩筆比這更快的成績 但皆創於440碼(約402.336公尺)田徑場 第一筆是1970年6月6日在洛杉磯的440碼(約402.336公尺)賽事所跑出的手按計時52.6 換算成400公尺成績為手按計時52.3(依國際田徑規則相當於電動計時52.44) 第二筆是1970年6月20日同樣在加州的440碼(約402.336公尺)賽事所跑出的手按計時52.5 換算成400公尺成績為手按計時52.2(依國際田徑規則相當於電動計時52.34) 這個成績距離當時440碼世界紀錄52.4只有0.1秒之差
紀政被許多國際田壇人士公認是亞洲史上最偉大的短距離女子選手 田徑生涯總計十多次打破世界紀錄 四十多次打破亞洲紀錄 曾同一時間保有六項世界紀錄 其中1970年7月12日在德國慕尼黑於一個小時內連續創下兩項世界紀錄(200m 22.4及100mH 12.8) 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紀政在國際上也被冠上“the Flying Antelope”、“Yellow Lightning”、“Iron Girl”等美名 紀政參加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時中華郵政所發行之紀念郵票 (圖片來源:中華郵政)
所以 本文要談到的第二個重點就是 紀政最快的400公尺成績 是1970年6月20日在加州跑出的手按計時52.2(由440碼賽事成績52.5換算而成) 這個算法並不單是筆者個人這麼認為 連IAAF的統計報告書中也認定紀政400公尺52.2這筆成績 以下節錄IAAF的統計報告書中1970年女子400公尺年度前三傑成績 紀政以52.2名列1970年年度第二傑
(圖片來源:IAAF統計報告書)
再舉另外一個國際知名田徑統計網站“Track and Field Statistics”為例 網站中載明的1970年女子400公尺年度十傑成績 同樣以紀政的52.2為年度第二傑 (圖片來源:Track and Field Statistics)
如果大家同意紀政最快的400公尺成績是手按計時52.2(相當於電動計時52.34) 那麼我國目前公告的女子400公尺全國紀錄52.74 有沒有必要修正為52.34呢 這個部分是本文要談到的第三個重點
在國際田徑規則漸趨嚴謹的今日 “承認紀錄”和“承認成績”其實並不是等價的 尤其在“世界紀錄”的部分 必須以更高的規格與標準去看待 所以在一些狀況下會出現IAAF只承認成績卻不承認為世界紀錄的情形 例如 比賽場館是否為國際級的田徑場(通過國際認證) 賽事執法裁判是否為國際級裁判 風速丈量儀是否為超音波式 賽後選手是否有完整的藥檢流程 五千一萬等長距離賽事在男女混跑下所產生的成績 … 一些條件的不完整 均發生過承認“個人紀錄”但卻不承認“世界紀錄”的情況 於是就會產生世界第一傑的成績優於世界紀錄的情形 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至於“國家紀錄” 應該拉到像看待“世界紀錄”這麼高規格 還是可以適度放寬 目前這個部分IAAF是交給各國田協自行決定的 畢竟世界各國經濟條件落差太大 許多國家的賽事是無法做到像IAAF賽事那樣的高標準
所以 這得由中華田協去決定 如果是筆者個人的看法則認為應該從嚴看待 全國紀錄仍以52.74為宜 但承認紀政的52.34為歷年第一傑的成績 也就是說 將來如果有選手超越了52.74就算打破全國紀錄 但要等到超越了52.34才能成為歷年第一傑
文末為“標準田徑場”的規格做個總結 1977年起 IAAF決定統一天下 從此“400公尺田徑場”成為唯一的標準規格田徑場 也取消了許多英制距離的賽事項目 演進至今 目前一英哩賽事成為IAAF唯一承認世界紀錄的英制距離項目
四十年後的今天 與所有對這段過往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分享
|